幾位朋友能支援主力種鴿及合作比賽,其實該很滿足了。但是要長久的話,同時也要打造自己的種鴿團隊,通常在鎖定鴿系之後,會引進一整個系統,目標是至少5對的規模,多者到10對以上,學著點前輩一整舍買斷的豪氣。買著買著種鴿就多了,現在就多給自己的種鴿機會,進入實戰階段,盡快找出自己的原配對。
現階段種鴿引進求"精",不論是進口鴿或是本土鴿,盡量以能上手鑑定為優先。
進口鴿: 以前採用血統論的買法,看血統書買種鴿,血統書也有門道,通常數十羽的血統書,才會挑中一羽,切記比賽配對跟育種配對,就血統論來說,絕對是二件事,如果能上手看一下最好,因為摸過多羽進口鴿,能上手很爽的,還真的不多,只是有一紙好的血統書在,遺傳看不到,有機會就作出實戰看看,畢竟血統論也有一定的實際支撐基礎。最近看了朋友買的幾羽冠軍紀錄大名鴿直子女,基本價位都在一萬歐元以上,條件好,且發揮的機率都很高,回想之前摸的三羽小迪克紀錄鴿直子,每羽都在二萬歐元以上,二羽早期的魯迪無紀錄直子,價位也在1.5萬歐元左右,這幾羽都有發揮,主要是條件很讚,下代發揮機率也高。
也有運氣好,買到一羽不到一千歐元的名家種鴿,首孵就讓人驚艷,但很快....遺失,後來就不太想PO有發揮的種鴿,因種鴿寄養,風險較高些,另外一羽同期發揮的也遺失,昏頭。目前有一羽新冒出頭的種公,父母雙頭都是大名鴿之後,繼續實戰試試,果然有買有機會。
本土鴿: 已經發揮的鴿系,視為適應本地氣候的本土鴿,整個家族成績是必要條件,這是我引進的大宗,同時要學到的是鴿主的育種方式,幾位朋友的育種方式,我大都非常熟悉,可以完全複製育種手法,只是前輩處配對籠數量有限,尚無法採用我自己的培育方式,須等待時機。找到這種本土鴿系之後,接著就是找此系的看門鴿,當然一時間無法取得,要靠時間跟交情,慢慢蒐集,當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,才能挖到寶貝,所以常常是久久買到一羽,有時第一次不成,再等時機,說不定第二次就成了,後來覺得,如果這種鴿族中,能摸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更讚,也是要求好再求精,可以說每個本土鴿族,都花了好幾年蒐集,牽涉到預算問題,也要等到心儀且能買到的好鴿出現。
就像一羽紅公,個人判定為接班公,朋友氣頭上花了超高價買到,一羽紅母跟一羽噴點公,磨了二次才有上手機會,還有一羽銀公,有了交情,朋友為了顧面子,直接抓出來給我看門用的。說的很輕鬆,要買到本土好鴿,還真要天時地利人和,外加時間跟金錢,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。
走筆至此,腦中靈光一閃,二羽特殊本土種鴿出現在腦海中,一羽班公仔代第一孵驗證比賽速度很快,教練念念不忘,第二孵教練比賽前失手訓掉,還真是非戰之罪,第二孵或許是我配近親的問題,下次改配一羽朋友推薦的斑母,二羽都是本土鴿系的代表作,夏季配對試著將這二羽湊在一起雜交試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