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昨日到前輩的配對室,順手摸了幾羽保養中的種公鴿,條件沒話說,篩選幾十年留下來的精華,有基本底子在,今年他又花了7位數引進幾對正發揮的種鴿,上手摸一摸,看看好鴿系的長相,透過經驗,摸索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,可惜功力不夠,可以看出鴿系身材,好壞我還是看不出來。

好鴿也要搭配好的教練,常常為了養訓的問題,跟前輩討論,想幫前輩突破其養訓的盲點,敢不敢放手實驗一次而已,冠軍朋友可以全套教,養訓成本低且輕鬆愉快,今年冬季則是用我的比賽鴿測試外訓方式,前輩仍想維持多次鴿車訓,只是一櫥二制,不知道結果如何,我是勇於實驗,何況有朋友可以隨時請教,可惜越有入賞經驗的鴿友,觀念越難改變。

其實沒那麼複雜,通常是想太多了,前輩不認識我的朋友,只是透過我的轉述,了解養訓手法,就我的觀點來看,目前哪位教練的入賞機率高,養訓主軸聽他的,不會誤差太多才是,用結果論英雄,如果有鴿友肯教,我會去好好請益,尋求早日突破日己的盲點,有時江湖一點訣,悟到就開竅了。

記得第一次比賽陸翔,照師父說的,按表操課,就入賞一羽,第二次也差點奪冠,當然師父的好鴿也是功不可沒,後來教練想說這麼容易就入賞,就要獨立比賽,祝福他吧,後來我把種鴿帶走,藥物自理,之後就沒有之後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鬥陣賽鴿競翔聯盟 的頭像
    鬥陣賽鴿競翔聯盟

    鬥陣賽鴿競翔聯盟

    鬥陣賽鴿競翔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