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鴿系開始於黃金配對,超級鴿系開始於超級配對。
一羽種公作育出12羽直子女,每一羽都作育出綜合5等內的入賞鴿,應可稱之為超級種公,尤其是一公配多羽母,下代都能有好表現,在台灣的賽鴿史上,留下了這一鴿族的輝煌紀錄。目前這鴿族看起來頗具全能鴿的態勢,尤其逆風時,仍有相當的優勢,整體主要表現在歸返率,常常比同會高一些。這種鴿系比較不好找,碰見了就是一種緣分而已。
好鴿系開始於黃金配對,超級鴿系開始於超級配對。
一羽種公作育出12羽直子女,每一羽都作育出綜合5等內的入賞鴿,應可稱之為超級種公,尤其是一公配多羽母,下代都能有好表現,在台灣的賽鴿史上,留下了這一鴿族的輝煌紀錄。目前這鴿族看起來頗具全能鴿的態勢,尤其逆風時,仍有相當的優勢,整體主要表現在歸返率,常常比同會高一些。這種鴿系比較不好找,碰見了就是一種緣分而已。
當聰明才智之士,比我們還更認真學習,更拼命工作,我們是否可以用認命一語帶過?
當強豪們還在精益求精,認真的鑽研養訓技巧,認真的蒐集種鴿,多方嘗試新的配對組合,我們這些玩家,還在賭運氣?
隨著時間的演化,海翔種鴿系統的發展越趨向成熟,以前是比能回來就好,現在不單是要回來,還要佔著前幾名,才有較大的機會。
朋友在實戰中,一次比賽後,PC組一開,冠軍,拿第一,亞軍拿第二,何意? 在上萬羽比賽鴿的鴿會,在沒有意外天候的飛翔比賽,能勇奪冠亞軍者,通常也是鴿主的主將,不僅是要回來齊組,速度還要能快些最好,不然回來也領不了大錢,有時還領不夠本。朋友覺悟到速度也要加強,後來不惜砸血本,找到當時很發揮的鴿系,引進數羽好鴿,創造了鴿舍的高峰,這十餘年來也培育出自己的系統,近親雜交都頗能發揮,簡單說年年都有入賞鴿,只差季季都能入賞,有時看天吃飯,就沒那麼強求了,但是整體表現還是很好的。
種鴿保養要好,很簡單的概念,難在看過種鴿保養的境界,也就是視野。
一般鴿友如果沒有比較的對象,無法知道跟強豪之間的差異,強豪鴿友,小心翼翼的維持著種鴿的狀況,連移動時,也是用個別籠子裝,朋友常去買單獨的運鴿籠,老闆告知,看買的籠子就知道鴿主的水準到哪裡,幾位職業櫥買外訓籠,都是買單羽一格的,將外訓的意外機率也降到最低。
一位鴿友為了要建立種鴿系統,到一舍參訪,一出手就是百萬起跳,請鴿主搭配幾對,相對的機率也提高,來自幾位鴿主種鴿作出的比賽鴿,同舍比賽,高下立判,第一次飛不好的,就整系拔除,沒有第二次的機會,其他系統相對較強,哪有時間再試這些敗軍之將啊。
有些鴿友則是另一派,可以買花大錢買一羽老鴿,順便提醒鴿友的是,不想賣的鴿子絕對不要開價,尤其是不要看不起穿藍白拖的鴿友,想開價百萬嚇嚇他,有可能把自己嚇死還損失了好鴿,對於賺錢的鴿友而言,為了好鴿,花百萬都不會手軟,何況是一羽下代正發揮的真正好鴿。
侄子培育一系全能HVR,原強豪鴿主引進時原配對時,上手認為醜,醜到退貨去,只是考慮賣主超越自己的好成績,而且是磨了很久才同意,退貨前有先作出參賽,比賽後入賞冠軍,馬上再以更高價買回這對醜鴿原配對,美醜有時是人在分,不是鴿子在分,只是醜到強豪高手都退貨,日後卻當寶,中間只有實力的展現,才能說明一切。
另一系則是波爾多國際冠軍鴿下代,搭配上述的HVR系,下代的骨架實在不起眼,弱不禁風,小型鴿,骨細,恥骨軟,完全顛覆我對好鴿的看法,也是導致常常飛回,卻領很少的鴿系,因為外型實在不討喜,連鴿主都不敢寫插組,也常常被養的教練嫌棄,前年有近親作育出一羽真正的領錢鴿(父母為綜合51等X21等),侄子交代朋友要寫組,才讓這羽不負所望,擺脫白板的命運。去年被我蒐藏,今年成熟了,請侄子幫我選配HVR母鴿,往HVR回血,此系美醜很難看得出來,侄子讓我自己挑母鴿,有空就去找一羽很醜的美鴿HVR母回來配對吧。
職業櫥朋友有一系種鴿,常常出小隻公,之前抓一羽較大隻的斑公,配對時才發現是母鴿,後來引進一羽紅色小母鴿,回來配對發現是公鴿,今年再引進一對,配對後生了4顆蛋,發現是雙母,哈哈,多出一羽像公鴿的金母,引進多次,累計了3公9母,這系就成了雜交首選,提供多羽同系母鴿配對,因該舍季季入賞,好種公不易挖,通常代價也不小,要挑到上手很爽的種公,要再等待良機,所以先多了解他的鴿系跟配法,有幾次機緣把他的主力配對種鴿摸遍,強豪之所以為強豪,沒有三兩三是不行的,強豪朋友養鴿沒幾年,剛開始是四處求教,沒幾年角色就倒過來,變朋友請教的對象,多放幾季過後,種鴿舍內的強勢鴿種更凸顯出育種價值,也成了我努力蒐集的目標之一。
主力鴿系有一羽超級公,小小一羽,上手真是很爽的感覺,有著柔軟飽滿的肌肉,三代綜合入賞的紀錄,一門英豪,上代是鴿主高價買回的進口鴿,因表現好,再引進二羽同家族種鴿,經過幾年繁衍下來的,引種要求質量,好鴿必定能有好回報,這是鴿主的引種理念,也從成績見證其觀念正確。
一位知名鴿友提供主力種鴿網拍,在其舍內要重金才能挖出來的種鴿,透過網拍的機會,多了一個選擇。這次競爭對手少,引進了二羽進舍,一來是為捧人場,主要是為引種,因為是朋友最新主力種鴿的直女跟直孫,剛好湊一對近親配對,可育種可比賽,有抓過該羽主力種公,該舍超級種公直子(父配女作出比賽綜合入賞),條件結構完美,肉質Q彈似乎有用不完的體力,第一孵比賽直女也綜合入賞,隔年直孫代再入賞,朋友將其提升為主力種鴿。
之前引進一羽同系小種公,不太起眼,經過育雛一次,麻雀變鳳凰,有點難以置信,但就是發生了,肉質飽滿Q彈,跟原舍的一模一樣,剛好有可搭配的原舍母鴿,第一孵上夏季戰場,不過癮,乘著體能狀況高峰,決定第二孵也直接掛環參加冬季戰場,為此還提早去拿腳環回來,夏季找到一位新配合的教練,朋友的堂哥,上次比賽有領賞,今年夏季就讓他使翔朋友這系,跟前輩的亞軍下一孵以及一羽關口西翁X勢山母,看看火力。
三不五時,還是會犯了少一羽的毛病,一次看到某位知名許姓強豪,網拍,跟我的德國鴿系剛好可以前後呼應,血統與成績可以跟我的種鴿做遠親交配作育比賽鴿,通常對網拍鴿不抱太大的期望,但是因此舍不是炒作賣鴿的鴿舍,而是父子二代立櫥數十年的比賽型職業櫥,留下的種鴿,判斷應該在水準之上,於是一口氣下標投注6羽,最後標得了4羽。
昨日交鴿,一上手第一羽,"啊,好鴿"不自覺從心底升起,果然判斷正確,接連三羽也讓我驚喜連連,之前花了巨資在德國種鴿身上,這物美價廉的台灣版種鴿,甚至比德國種鴿更強悍,有過之而無不及,在台培育了十幾年,更加精純。佩服鴿主的為人,雖然不太會鑑鴿,但是上手的感覺很爽就夠了,祖輩已經很強,育種能力則需要牠們的後代去證明,可以確認的是,名駒出自悍馬,好鴿出自名血,能在台灣立櫥征戰數十年,新舊血統融合,維持條件不變,又能提攜後進,鼎力相助者,真不愧為名家風範。
一位獸醫朋友,其學長也是鴿友,之前玩狗,玩鴿子,二十幾年來,花費8位數的鉅資,搜尋好鴿入舍,通常請鴿主配對舍內最佳比賽組合,大隻鳥優先,挖不動的才買直子女,之前的投報率相當高,引種也毫不手軟,隨著氣候變化,即使好鴿子,機率也不一定,因而退出職業櫥之列,改用寄翔,加上以小博大的戰術,通常以精兵6羽出戰,這次冬季只出到3羽,寫組也是不手軟,主力就是這十幾年來用實戰融合出來的精華,幾對原配對,都是入賞多次,人說海翔沒有原配對,我想說的是,聽聽就好,高手就是多組原配對組合在那裏,依靠的是實戰的統計學機率,先求完美,再說運氣。寄翔鴿舍每次都要求他作出比賽,只要他點頭,其他寄翔鴿友都要讓出繳環數,可見其實力。
之前他支援幾對原配對給朋友,朋友作出入賞,後來入賞鴿連父母鴿都被賣掉,看破,抓回來自己養,人啊,連基本做人的底線都守不住,也斷了日後的路。不知損失的到底是誰?
下圖是近日引進的近親種鴿,從外觀上看來非常相似,巴賽隆納國際賽總冠軍鴿族,因引進德國種鴿後,追查其血統組成,發現有二系鴿族融合在一起剛好,於是規劃分別引進二系近親鴿,預計重組成比賽組合,先進來幾羽,可搭配德國種鴿,等另一系種鴿到位,加上自己培育的德國種鴿,把三系再互相搭配一下,遠親交配,維持鴿族的特色,又不會過於近親。
日後也可與這幾年較流行的巴賽隆納總冠軍鴿族配對,試試國際名家搶手鴿系的實力,看看雜交到底有多優勢。
眾裡尋他千百羽,陌然回首,那鴿卻在自家鴿籠裡。
幾羽種鴿是師父2015年的南海比賽跟育種鴿,當時南部鴿瘟盛行,保種用的,移居我舍內,因我沒作出放南海,於是暫時放一邊休養,堂弟有時會抓給朋友看看,得到的結論是,怎麼業餘櫥裡有些好貨色,本以為是南海專用,怎麼好像北部的老鴿槌朋友也喜歡這類型的? 櫥裡好幾羽,南海全船總冠軍的直女直孫們,因直子師父本櫥只留下一羽,直女師父只留一羽綜合冠軍母,作出一羽綜合冠軍母直孫,送給老朋友交流,南海冬季再作出冠軍,這下好玩了,自櫥的二個鴿系,在別舍先作出冠軍,真是悶啊。
日前抽空拜訪育種高手,稱之為高手,是因他嚴格挑選種鴿,舍中有幾系主力血系,做春夏秋冬季不同的搭配,連續數年都有戰績,數次是會裡領最高,出乎意料的是,一系主力鴿是繁殖多年的幕利門種鴿,老鴿系,但在育種高手手中仍擔綱育種重任,情商其找出一羽主力鴿系紅公相挺,也第一次上樓參訪其種鴿舍,不好意思打擾太久,花三分鐘點一羽年輕紅公,條件一流,抓到樓下對環號跟作出表,第一配對近親直系,還沒機會作育,很好很好,就是牠了,育種高手不捨得,因當季育種鴿嚴格汰選,只留下最好的精品。
本不想奪人之所愛,記得上次看到一批育種用紅色幼鴿,請高手查閱一下作出紀錄,換其中一羽好了,結果一羽比一羽更難出手,因為都是他育種的結晶。我舍中尚無看門種公,請高手相挺一下,最後好不容易帶回了這羽紅公當看門種公,與另一羽斑母湊成一對近親配對(紅X紅出斑母),真棒,多出一對實戰種鴿。在聊天時提到幕利門巧克力色鴿的特性,一羽黑X黑出巧克力色鴿的幼種公,同孵比賽去,因看到出巧克力色,特別留種,成為這次的意外之喜,一併帶回,給他飛一飛教乖。
朋友要請我南下吃正港土雞,一直沒空,今日忽聞他要殺掉6羽只會搶前幾關的快速種鴿,朋友鴿舍空中不好,還常常能單關入賞,也實在不易,為種鴿叫屈,明日空出所有行程,南下救救牠們。
別人已出到6位數一羽也不賣,實在不忍好鴿就因為鴿主一念之差汰殺,想到之前搶救不及一系純血克尼卑斯系,鴿主至今都懊悔不已,獎盃塞滿房間,一半是該系的功勞,怎能因一次翻船而否定其豐功偉業?令我百思不得其解,事後說太多也無濟於事。
一樣是名人的名鴿,但龍生9子,各個不同.名家也會作出劣鴿,這是不爭的事實,問題在如何分辨名家鴿子的優劣?答案其實一直都在鴿友身邊.
主要是看像不像,關鍵在看過多少羽該位名家的真正好鴿?有些鴿子抓在手上,說是出自名家,附血統書,但是有一種說不出的疑惑,有時鴿主罵到臭頭,大名鴿直子女抓了十幾羽,都是6位數起跳,只剩二羽存活下來,其他的.....
日前把我的主力種母抓到強豪朋友處,跟一羽我指定的歐塔公交流,還真想直接掛出南海冬季比賽鴿,只是還是要忍一下,先幫師父留住一羽異血種鴿先.因之前師父判定歐塔公是很好的種公.
這羽歐塔公,本身作出全會殘34羽之一,同孵兄弟作出領全會最高直子,是朋友的輔系,專配主力種母,因朋友較注重同孵公鴿,師父與我則看中這羽,乘朋友這季空檔,促成這一對的姻緣.席間再得知此歐塔公直子已作出二次支援朋友皆領賞,應該很好吧.
強豪急速沒落常常是因一個"賭"字.
朋友A講述鴿系歷史,父親在打根基時,直接引進縣分會總冠軍的子代,還有一羽妹鴿,搭配一羽蓋滿印章的天落鳥,創造出一連串紀錄,由此發展出自己的鴿系.從他父親引種的觀念跟手筆來看,能孕育出長勝鴿系,絕對不是偶然的.
朋友這次桃園聯合會入賞,原本要以一羽15萬的代價引進一隻幼種公,該系是近期以速度聞名的好鴿,賣方好友得知他這季又入賞,問他是否有第二孵?剛好有一對.
雙方決定改用交流的,交換一羽幼種公,對賣方而言是回血,引進自己傳出發揮的血系,還參雜一路朋友舍中發揮十餘年的血統,血系要"合鬥合鬥".
觀察強豪的成功方式:
引強種:找到可以在地生根的強勢發揮鴿種,也是所謂的在地優勢,且該鴿種數量可以出一季以上的比賽鴿.大多數人在這一階段會耗時耗力很久,一種是用錢換時間(買好鴿),一種是用時間換錢(自己培育出好鴿),強豪通常是選前者,因為引強種有時要看機緣跟"氣魄",因時機稍縱即逝.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前輩當時已是常勝軍,為了向老前輩買一對種鴿,用錢談不攏,之後岡山到苗栗間,一年365天,跑了360天,差5天沒報到是因生病住院,一年後老前輩拿出日誌簿給他看,年輕人很勤勞喔,以後不用再來了,八對種鴿自己去挑一對吧,價格隨意,最後結果是留下二布袋的錢,帶回二對種鴿,這二對種鴿讓前輩更上一層樓.